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网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出版专业资格 >> 考试辅导 >> 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 2025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三色笔记: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

2025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三色笔记:第三章出版历史知识

来源: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网  2025-08-13  【

第三章 出版历史知识

【考点1】古代的图书

1.正式的图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符号(文字或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二是有一定形式的专用载体,三是有传播各种知识的作用。因此,先秦时代出现的简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的图书形态。

2.两汉之际,纸的发明与造纸技术的改进,促成了中国图书生产的第一次飞跃。有宋以来,在雕版印刷基础上发明的活字印刷促成了中国图书生产的第二次飞跃。明代的套版多色印刷使图书日益精美,这是继雕版、活字印刷之后中国图书生产的第三次飞跃。《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成为我国古代图书事业全盛阶段的重要标志。

【考点2】古代的刻书业

1.官刻

《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宋明两代都是国子监刻书的兴盛时期。宋代国子监是中央政府的主要刻书机构。

明代国子监分为南京、北京两监,南监以“十七史”最著名;北监以翻刻南监本为主。元代秘书监的兴文署(其刻本最为著名)、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以及太医院的广惠局等都曾刻印图书。明代司礼监的经厂,刻书数量较大。历代官刻本具有字大行疏、开本阔大、纸墨精良、装潢铺陈等特点。

在内容取向上,官刻多以正经、正史为主,强调教化功能。五代、两宋的监本质量优良,明代监本质量不高,南监印书有“大花脸本”之称。在明代,经厂刻书校勘不精,“藩刻本”享有口碑。


责编:duoduo

报考指南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