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中国古文化常识
1【.多选题】关于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有()。
A.册叶制是由“经折装”到“包背装”,到最后的“线装”。
B.三尺长牍称为“方”。
C.“韦编”就是用熟牛皮做的绳子。
D.“包首”又叫“镖”。
E.“尺牍”是用来写檄书诏令的。
参考答案:ABE
正确率:31.48%
参考解析:
A项,册叶书的形制经过了从最初的“蝴蝶装”,到后来的“包背装”,到最后“线装”的改变。B项,三尺长牍又称为“椠”,一尺见方的牍又称之为“方”。E项,二尺之牍,用以写檄书诏令;一尺五寸的牍多为传信公文;一尺牍多用以写书信,所以书信古称“尺牍”。
2【.多选题】下列称谓属于雅号的有()。
A.杜工部
B.王半山
C.陆放翁
D.苏东坡
E.韩昌黎
参考答案:BCD
正确率:34.48%
参考解析:
“杜工部”是杜甫的官称。“韩昌黎”是韩愈的地望称。
3【.多选题】下列关于版本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籍版本,大致可分为写本和刻本
B.刻本大致可分为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和寺院刻本四类
C.百衲本是指用同一种书的不同残本拼凑配成的一部内容完整的书
D.在官刻本中,监本历史最为悠久,也最有名
E.刻本经过仔细加工,价值最高
参考答案:ACD
正确率:35.59%
参考解析:
B项,刻本大致又可分为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三类;E项,写本又可分为手稿本、清稿本、抄本、影抄本四类。手稿本是作者亲手所写,一般价值最高。
4【.多选题】下列关于古文化常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在古代又称为“元旦”或“上元”
B.乡试是三年一考的省级考试,考取的称秀才
C.“二十七宿”中的“南方七宿”指的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D.“三省六部”中的“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等六个政务部门
E.我国“六大古都”一般是指: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
参考答案:ABC
正确率:36.71%
参考解析:
A项,“上元”是指元宵节;B项,乡试是指生员参加三年一考的省级考试,考取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jiè)元;C项,“二十七宿”中的“南方七宿”指的是:井、鬼、柳、星、张、翼、轸。
5【.多选题】有时以()来称呼,统称为地望称。
A.官地
B.族望地
C.出生地
D.居住地
E.声望地
参考答案:ABC
正确率:36.76%
参考解析:
有时以其出生地或族望地或为官地来称呼,统称为地望称。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或柳柳州,称王安石为王临川,称袁世凯为袁项城,称黎元洪为黎黄陂。
6【.多选题】中华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
A.国民性
B.国度性
C.民族性
D.文化性
E.历史性
参考答案:BC
正确率:40.00%
参考解析:
中华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国度性和民族性:①中华文化是中国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②中华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世界文化的营养,经历了不断创新、不断更新和发展的过程;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④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务实力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⑤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伦理本位的道德品格;⑥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崇尚“中庸”的思维模式。
下一篇:没有了